一、到底什么是S3总决赛?
知道现在年轻人为什么对"T"这个战队名字这么敏感吗?这事儿得从2013年说起。当时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刚办到第三届,简称S3,相当于电竞圈的""一下,全球最强的14支战队挤在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,台下坐满上万观众,台上选手戴着隔音耳机狂敲键盘——这阵仗,搁现在看也是相当炸裂的。
有个冷知识你可能不知道:
当年决赛门票最便宜只要25美元
,折合人民币不到200块。现在回头看,这票价简直跟白送似的,要知道后来S7决赛黄牛票都被炒到五位数了。
二、为什么说这届比赛特别传奇?
1. 黑马战队的逆袭之路
韩国队SKT T1当时根本不算夺冠热门,他们春季赛连国内前四都没进。但有个叫Faker的中单选手,就是后来被称为"魔王"的家伙,硬是带着队伍从预选赛杀出重围。最夸张的是小组赛阶段,他们输给过欧洲的柠檬狗战队(Lemondogs),结果淘汰赛突然就跟开了挂似的。
2. 经典战役盘点
-
四强赛 vs 橘子熊(NaJin Black Sword)
:Faker用劫上演了名留青史的"劫大战"血反杀满血敌方中单,这操作现在看视频都觉得离谱 -
决赛 vs 皇族(RYL)
:中国战队第一次进决赛,虽然0:3输了,但第二局差点翻盘,Uzi的薇恩绕后切后排看得人头皮发麻
3. 数据说话
冠军SKT整届比赛:
- 胜率81.8%(18胜4负)
- 平均比赛时长32分47秒
-
Faker的劫100%禁用率
你说吓人不吓人?
三、比赛为啥能火出圈?
硬件条件到位了
2013年刚好赶上:
- 直播平台开始兴起
- 网吧配置普遍能流畅运行LOL
- 智能手机让看比赛更方便
造星运动成功
拳头公司特别会搞事情:
- 给选手做纪录片
- 设计专属冠军皮肤
-
比赛间隙插播选手趣味片段
现在看可能不新鲜,但在当时绝对是创新。
四、对后来电竞行业的影响
说真的,S3就像个分水岭:
1.
韩国统治开始
:之后五年三冠
2.
职业化加速
:战队开始建训练基地
3.
商业价值暴增
:赞助商从硬件厂商扩展到快消品
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——决赛前观众席还能看到不少空位,等到第二年S4,连过道都挤满人了。
五、普通玩家能学到啥?
别看职业选手操作眼花缭乱,其实有些套路现在排位照样能用:
-
分推战术
:当年的贾克斯单带体系 -
视野压制
:韩国队插眼数量是对手两倍 -
英雄池深度
:Faker用了9个不同中单英雄
不过说实在的,现在游戏版本变化太大,直接抄作业可能不太行,但
比赛意识这东西永远不会过时
。
个人观点时间
现在回头看S3,最让人感慨的不是操作多秀,而是那种纯粹的竞技状态。那时候选手工资可能还没现在十分之一,但每个人眼睛里都冒着火。现在的比赛当然更专业更规范,但总觉得少了点"网吧少年逆袭世界"血感。特别是看到Faker今年还在打比赛,突然就理解什么叫"永不熄"了——虽然他现在操作确实没年轻时犀利,但这份坚持本身就很酷不是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