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有人爱玩"虐心"游戏?
说实话,你可能也遇到过这种情况——明明被游戏虐得死去活来,却还是忍不住想继续玩。这种游戏就像辣椒,越吃越上瘾。它们用独特的方式刺激着玩家的神经,让人在痛苦中寻找快感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"致郁系"典型代表。
评选标准说明
先说明白,这里的"心"可不是说游戏烂,而是指:
- 剧情虐到肝疼
- 操作难到摔手柄
- 结局惨到失眠
- 设定压抑到窒息
注意
:排名不分先后,每个都够你喝一壶的。
1.《传说之下》Undertale
这游戏看着像儿童画册对吧?骗你的!它用8-bit画风包裹着一个关于选择与救赎的深刻故事。最绝的是,你每杀一个怪物,游戏都会记得,而且会在关键时刻"报复"你。玩完真会思考:到底谁才是怪物?
个人觉得它的BGM简直神了,欢乐的旋律配上黑暗剧情,反差感拉满。
2.《黑暗之魂》系列
"YOU DIED"行字可能是玩家最熟悉的游戏提示了。宫崎英高制作的这个系列,把"受虐"艺术。地图设计像立体迷宫,Boss战难度爆炸,但每过一关的成就感也是实打实的。
有个真实故事:国外有个老哥玩《黑魂3》死了2000多次,最后通关时他老婆都感动哭了...
3.《尼尔:机械纪元》
表面看是美少女打机器人,实际上...算了不剧透。2B小姐姐的故事线玩到最后,你会发现制作人横尾太郎绝对是心理学大师。多重结局设定尤其扎心,真结局要删存档才能看到,这操作太狠了!
4.《地狱把妹王》Helltaker
别被萌萌的画风骗了!这款解谜游戏难度曲线堪比过山车。需要精确到帧的操作才能通关,手残党慎入。不过说实话,能坚持到最后的都是真爱粉。
5.《去月球》To the Moon
像素风RPG讲了个跨越一生的爱情故事。没有战斗系统,全靠剧情推进,但后劲比白酒还大。记得准备好纸巾,据说90%的玩家最后都破防了。
6.《这是我的战争》This War of Mine
一反常态让你扮演平民而不是士兵。要在战争中求生,就得做各种道德抉择:偷老人的药?抢孩子的食物?玩完你会重新思考战争的本质。
7.《奥伯拉丁的回归》Return of the Obra Dinn
破案游戏玩出哲学高度。要通过片段信息还原整艘鬼船的真相,烧脑程度五颗星。最绝的是,就算你查清所有真相...算了,自己体验吧。
8.《史丹利的寓言》The Stanley Parable
表面是走路模拟器,实则是大型哲学现场。旁白会不断和你"对话"困难症患者慎入。有个结局要连续四小时不玩游戏才能触发,这脑洞我服。
9.《Inside》
《地狱边境》精神续作。全程没有一句台词,但压抑感扑面而来。最后那个"球"结局...现在想起来还起鸡皮疙瘩。
10.《看火人》Firewatch
风景如画的步行模拟器?错!这是关于孤独与逃避的成人童话。无线电那头的女声是唯一的慰藉,但真相往往比荒野更残酷。
为什么这些游戏让人欲罢不能?
仔细想想,这类游戏都有几个共同点:
-
情感冲击
:像坐过山车,吓人但刺激 -
思考空间
:玩完还能回味好几天 -
挑战性
:通关的成就感无可替代 -
艺术表达
:把游戏当成媒介来讲故事
个人认为,好游戏不一定非要让人开心,引发思考也很重要。就像看电影不只看爆米花大片,偶尔也需要些深刻的作品。这些"丧心"就像苦咖啡,初尝皱眉,回味无穷。
最后提醒:心理承受能力弱的朋友,建议白天玩这些游戏,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...